磁共振成像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皇冠上的明珠,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,中国许多科学家为之不懈奋斗,苦苦寻求突破以期追赶国外先进水平。随着中国磁共振市场的高速发展,这种突破终于有了其实际的市场基础。
2016-2021年中国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统计,2011~2015年,我国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892台增加到1507台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.1%,磁共振设备保有量从4381台增加到9089台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.7%;每百万人口磁共振设备拥有量则从3.3台增加到了6.6台。而后市场发展更快,到2020年仅1.5T磁共振中国地区装机量就要增长4451台。尽管如此,我国人均磁共振设备拥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,尚难满足医疗需求。未来,我国磁共振设备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低端市场:价格亲民
低端磁共振设备,一般为0.5T以下永磁型磁共振,有运营成本低、磁体开放度好,价格“亲民”等优点。但其影像质量、序列、临床应用等与超导磁共振有一定的差距。
中端市场:增长最快
中端磁共振设备市场,主流产品是临床实用型1.5 T超导磁共振设备。其作为高场强磁共振设备,可完成血管造影、神经病学、心脏病学检查等多种临床应用,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疾病、脑膜炎、肌肉骨骼系统疾病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定性分析和治疗规划。而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临床实用型1.5T超导磁共振设备,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,能够满足大中型医院的日常诊断需求。
《报告》显示, 2011~2015年,我国1.5T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408台增加到771台,年复合增长率为13.6%。随着超高场强磁共振设备新技术逐步被移植到1.5T磁共振设备上,后者成为最成熟的机型。
尽管3.0T磁共振设备比1.5T磁共振设备的扫描速度更快、分辨率更高,但是后者具有经过验证的更为可靠的成像磁场强度和质量。综合来说,高性价比是1.5T超导磁共振设备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。
高端市场:差距明显
高端磁共振这几年早就国产化。很多厂家都在逐鹿中原厮杀中,竞争十分激烈。但是能生产7T的磁共振厂家依然不多。生产3T的磁共振厂家目前国内只有联影拿到了证。我国高端磁共振设备市场的主流产品是临床研究型1.5T超导磁共振设备和3.0T超导磁共振设备。其中,3.0T设备的信噪比、空间分辨率明显更高,且扫描速度快,血管成像效果显著强于1.5T磁共振设备。
《报告》显示,2011~2015年,我国3.0T磁共振设备年销量由146台增加到228台,年复合增长率为9.3%。市场上有GE、西门子、飞利浦、东芝和联影5个品牌。由于价格高昂,主要用户是科研机构、大型医院。
在技术上,国产高端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,特别是在高清弥散、波谱分析、功能成像(fMRI)等高级成像方面,很多国产设备难以实现。
从市场角度来看,进口品牌占据了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7成。基于没有掌握或仅仅部分掌握核心技术和仅剩低端市场的现状,仍然有二十几家企业在国家扶持政策生产磁共振。
《报告》提到: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磁共振设备在精确性、适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大大提高。这将促使一大批“老”的磁共振设备提前“退役”,引发新的市场需求。《报告》还提到,目前,我国一些大型教学医院也在更新、引进临床研究型磁共振设备。而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的建立,将推动医疗影像产业发展。与此同时,国家对国产设备的扶持力度远超以往。这将加速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国产化进程,推动国产设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。国产磁共振设备企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。能否快速研发出换代的超导磁共振,将是摆在中国磁共振制造商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低端磁共振
据了解,在低端市场康达洲际布局有0.35T, 0.5T, 0.7T。
中档磁共振
康达洲际Apsaras 1.5T磁共振于2018年2月正式面世,不但可以满足临床不同部位的扫描需要,它还拥有丰富的临床高级应用功能。例如:1:头颅智能自动定位技术,2:脑卒中颈动脉斑块风险分析功能,3:神经系统诊断功能序列包,4:心脏检查功能或者高清血管造影技术。
高端磁共振
据悉,康达洲际的3T和7T临床科研型磁共振已经进入到研发验收阶段,它们将采用全新技术路线,从紧凑型超导磁体、射频数据链、数据采集谱仪、射频线圈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和改进,可广泛应用于代谢、波谱和高级功能成像。将会成为进口产品的有力挑战者。
康达洲际通过产学研创新式的紧密合作,国际化大合作及国内优秀企业间的产业协同,将形成面对高端、中端、低端三个不同临床应用场景,近10款设备的完整产品序列,并通过在7T、11.7T、一体化PET磁共振系统的技术突破,向世界领先的磁共振供应商迈进。
目前,磁共振设备临床应用领域亟须加强专业人才培训。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在使用磁共振设备上存在明显的技术“短板”。建议企业在拓展基层磁共振设备市场的同时,还要给予更多的技术支持。